一、走出标准的误区。我认为,并不完全是高官厚禄、衣锦还乡才叫有所作为
什么是“讲奉献、有作为”,其标准是什么?不同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会作出不同的解释。我认为,讲奉献、有作为,必须经过时间的检验和人心的考量。
有一个叫张晓风的曾经写过这样一篇散文:《不朽的失眠》。
文章所写的是一千二百年前张继写《枫桥夜泊》的背景。《枫桥夜泊》是唐朝安史之乱后,诗人张继途经寒山寺时,写下的一首羁旅诗。在这首诗中,诗人精确而细腻地讲述了一个客船夜泊者对江南深秋夜景的观察和感受,勾画了月落乌啼、霜天寒夜、江枫渔火、孤舟客子等景象,有景有情有声有色。这首诗句句形象鲜明,可感可画,不仅是中国历代各种唐诗选本和别集选入此诗,连亚洲一些国家的小学课本也曾收录此诗。寒山寺也因此诗的广为传诵而成为游览胜地。
“感谢上苍,如果没有落第的张继,诗的历史上便少了一首好诗,我们的某一种心情,就没有人来为我们一语道破。”
“ 一千二百年过去了,那张长长的榜单上曾经出现过的状元是谁?管他是谁。真正被记得的名字是“落第者张继”。有人会记得那一届状元披红游街的盛景吗?不!我们只记得秋夜的客船上那个失意的人,以及他那场不朽的失眠。”
当年那张皇榜上的辉煌,经过1200年的检验,被落第者张继颠覆了!当年打马游街的胜利者谁说不是一种辉煌呢?然而,这种昙花一现的辉煌,却抵不过落第者张继的一首小诗。张继的成就,一千多年来,为中华民族广泛传颂,而且将永远传颂下去。
今天,我们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热火朝天,高楼大厦如雨后春笋一般涌现,发达的交通枢纽,让我们享受着“地球村”村民的便利。我们感谢党和政府,我们也感谢这些大大小小工程的决策者和建设者。但是,这其中也难免藏污纳垢,一些与“民心工程”背道而驰的“政绩工程”、“面子工程”、“权钱交易工程”充斥其中。这些工程,个别“人民公仆”,个别“人民公仆”的“讲奉献、有作为”,绝对经不起人心的考量。
二、走出条件的误区,我认为,自身条件的好坏,不会影响你“讲奉献、有作为。”
有人认为,我起点低下,水平有限,正所谓“萤火之光照人不亮,”讲奉献实在是无能为力;还有人认为,我职位低下,权力有限,正所谓“人微言轻”,有作为实在是天荒夜谈;还有人认为,我一没有强壮的身体,二没有年龄的优势,三没有宽裕的经济条件,正所谓“泥菩萨过江自身难保”,讲奉献实在是力不从心。这些观点都不正确。
我们来看一个没有强壮的身体,没有年龄的优势,没有宽裕的经济条件的故事:
感动中国最美乡村教师朱敏才、孙丽娜事迹。
10年前,退休的外交官夫妇朱敏才、孙丽娜并没有选择在北京的安逸生活,而是来到贵州偏远山区义务支教。他们将义务支教作为新生活的支点,也是圆了自己未圆的梦。
把光鲜靓丽的西装和礼服留在北京,背上简单的行囊,他们来到了偏僻的尖山苗寨。寨里有200多个孩子,在他们之前,这儿只有一名代课老师。尽管做好了吃苦的准备,但条件之艰苦还是超出了他们的预料。高原强烈的紫外线照射让孙丽娜的右眼全部失明,左眼视力只剩下0.03。朱敏才患有高血糖、高血脂、呼吸暂停综合征等危险疾病,山区湿冷的气候又让他得上了风湿病。这些年,夫妇俩行了上万公里,支教了5所乡村小学,不仅为学校新开设了外语、音乐、体育、美术等课程,还募集善款350多万元,为孩子们建了电脑教室和学生食堂。
“感动中国”为他们写下的颁奖词是:“你们走过半个地球,最后在小山村驻足。你们要开一扇窗,让孩子发现新的世界。发愤忘食,乐以忘忧,夕阳最美,晚照情浓。信念比生命还重要的一代,请接受我们的敬礼!”
(三)、走出功利的误区,我认为,怀有功利的奉献,不是真正的奉献。
“人生就是现场直播,没有办法重来。”在反腐纪录片《永远在路上》中,李春城的忏悔富于哲理。诚如他自己所说,在这场“直播”中,忏悔也不能改变他犯受贿罪和滥用职权的事实。
从十八大至今,和李春城一样已经接受审判并获刑的落马官员,已经有31位,这其中不包括落马的军队官员。31人中,获刑最重的是全国人大环资委原副主任委员白恩培,被判死缓。同时,他也是涉案金额最多的一个,高达2.46亿元。涉案金额方面,一半的人在1000万元至3000万元之间,超过一亿元的有4人,不足1000万元的有3人。目前看,《永远在路上》的一大亮点是落马官员在镜头前的忏悔。翻看此前一些官员在庭审上的陈述和忏悔,发现主要有三个“主题”:悔罪认罪、对不起党和人民、愧对家人。
现实生活中,只讲奉献不图回报的小故事我们听得多,特别是一些身残志坚的小人物,通过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小事情,来帮助一些更需要帮助的小人物的故事,尤其让人心酸,让人感动!而我们一些党员干部,身体好,地位高,权力大,能力强,本可以奉献于民,大有作为。但是,他却贴着奉献国家,奉献人民的标签,干着为自己,为家族谋取私利的勾当。终究为人民所不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