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的领导是教育事业发展的核心力量;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是办好教育的根本保证。赫山教育系统以党建为引领,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区委教育工委、各学校党(总)支部、全体党员干部教师上下一心,团结奋进,砥砺前行,旗帜鲜明唱响教育改革创新主旋律,着力写好队伍建设、基础建设、行风建设三篇教育改革文章,共同谱写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宏伟蓝图。今年“两考”成绩再上一层楼,赫山区高考本科上线2446人,占全市21.4%;特殊本科上线1165人,占全市20.7%;600分以上68人,清华大学录取1人。中考平均分、优秀率、及格率三个单项评分和综合评分均为全市第二名。
队伍建设实里走 “两个作用”强堡垒
持续深化“中小学校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改革,坚持党建为教育发展定向导航,为立德树人铸魂补钙,实现立德树人从“育分为重”向“育人为先”转变;全面从严治党从“治标”向“治本”转变;党建与业务从“两张皮”向“双提升”转变,走出了一条以党建引领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径。选优育强学校领导班子,战斗堡垒作用充分发挥。强化学校党组织把方向、管大局、作决策、抓班子、带队伍、保落实的领导职责。在选优下出实招。实行“能者上、庸者下、劣者汰”的领导干部交流机制,突出选贤任能,提拔管理经验足、工作能力强、工作作风优的同志担任书记、校长。今年全系统共交流、提拔校级领导129人,其中80后年轻干部38人,机关与学校交流6人。在育强上见实效。选派34名书记、校长分别到高校参加培训,组织100名党组织书记参加党建工作业务培训,100名小学校长开展岗位任职培训,150名集团园长参加园长提升培训,全方位提升学校“领头羊”专业化能力和水平。纳新培优教学师资队伍,先锋模范作用充分彰显。着眼于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发挥,聚力打造一支政治过硬、业务精良、作风顽强的高素质党员教师队伍。以加大招收力度提能,今年共补充教师482人,为教师队伍注入了强大新鲜血液;以加深思想淬炼铸魂,各学校党组织积极开展“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树师德、铸师魂”等师德师风建设主题活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校园系列学习活动、党员教师集中学习“四史”宣传教育活动,进一步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把稳思想之舵。每月的支委会、主题党日活动,都充分结合党的教育方针政策进行学习讨论、专业培训,党的教育方针日渐深入教职员工心中;以加强专业训练增肌,制定《中共益阳市赫山区委教育工作委员会2021-2023年党员发展工作计划》和各项教育教学培训计划,培训教师60480人次,培养区级教师、培训师80名。大力实施“双培工程”,在党员中培养思政教师骨干,在思政教师中发展党员。截至2021年底,全区专兼职思政教师共1066人,党员教师296人,其中18人为新发展的党员教师;以加快实践锻炼塑形,出台“名师管理办法”,建设25个名师工作室,培养优质首席名师、骨干教师100名。桃花仑小学教育集团党总支开展“桃花先锋工程”活动,实行党员教师挂牌上岗,充分激发党员教师“创佳绩 比奉献”传道授业解惑热情与干劲。
基础建设细里走 “三化改革”优环境
赫山区委教育工委精准施策,大胆创新,提出了建设“一镇三优 一校一品”的发展思路,采取新建、改扩建、民转公、集团化办学等多种举措,全面提升教育现代化水平,教育资源得到明显优化,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进一步推进。实施规模化建设,扩充优质教育资源。近年来,相继出台了《赫山区乡村小规模学校优化提质工作方案》《赫山区乡镇标准化寄宿制学校建设项目规划》和《赫山区义务教育薄弱环节改善与能力提升项目规划》等系列文件,累计投入建设资金11.6亿余元,新建、改扩建学校14所,完成63所农村公办中小学校提质改造,新增学位17795个,重点打造箴言龙光桥学校、沧水铺镇芙蓉学校、凤山小学、世通万源学校等农村和城区近郊学校,吸引城区回流学生925人。实行公平化转型,转化优质教育资源。针对民办义务教育学校与公办学校之间存在管理、收费等方面不均衡的问题,区委教育工委从严从紧规范民办义务教育发展,通过采取停办、购买学位、转设、缩减招生计划等方式,实现民办向公办的转型,进一步促进了教育公平。今年全区停办3所民办义务教育学校,购买学位的学校1所,压减招生计划的1所,完全实现民办转公办的1所,共完成民办转公办义务教育学位5723个。采取单独组建、联合组建、就近挂靠等方式,建立了区教育局、公办学校、民办学校、教学点、幼儿园党建工作组织体系,打破基层学校党组织零散乱、民办教育机构党建真空的制度壁垒,织密了一张覆盖2个党委、113个党支部、26个党总支、3040 名党员、11万余名师生的党建工作网络。实现集团化办学,共享优质教育资源。积极推动城乡教育“两型”共同体建设,组建共建型校共体16个,融合型校共体10个,极大地促进了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因地制宜、因城施策,研究制定了《赫山区普通高中学校跨区域联盟实施方案》,在普通高中学校跨区域联盟协作上迈出坚实步伐,全区5所公办普通高中与常德澧县一中等相对应品牌高中学校签订了联盟协议,实施“学位管理+实地调研+专项核算+第三方评估”相结合的考核评估机制,充分实现了教育优质资源共享,切实增强了学校发展的内能。
行风建设深里走 “三大工程”树新风
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新时代教育核心目标任务,采取有力措施,积极推进实施“廉政清风进校园”系列活动,为青少年健康成长筑牢思想防线,将清廉的种子植入幼小的心灵。实施“校风清净”正本工程。加强党的领导,全面推进依法治校,抓实“小微”权力管理,梳理编制“小微”权力清单,在重点环节正本清源。2021年以来,持续开展了“教育三乱”行为治理和“双减”落实情况专项行动,切实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和课外培训负担,让学生回归正常的学习状态、找回愉悦的学习乐趣。2021年共压减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94所,限期整改37所,叫停29所。实施“教风清正”树惠工程。各学校党支部积极组织教师开展主题学习、教育、警示活动,注重“高山景行”的榜样示范作用,建立党员名师工作室,每年表彰一批优秀教师和优秀教育工作者,宣传优秀教师事迹,弘扬敬业和兢业精神,培养教师“舍我其谁”的使命担当精神。区委教育工委加强执纪问责,做到警钟长鸣,对“三乱”“吃空饷”等违规行为严肃查处。2021年,发现违纪问题线索13件,通报批评9人,提醒谈话8人,立案19起,处分16人。实施“学风清新”滋兰工程。推进廉洁教育进学校、进课堂,把清廉文化、守纪文化、责任文化等融入思政课堂,组织编写了《中小学生廉洁教育读本》,并作为地方教材纳入新课程教学计划。拓展校外廉政课堂,组织学生参观、瞻仰先烈故居、陵园,学习革命先烈爱国爱民、清廉正直的优秀事迹。创新德育活动载体,投入50万元建设中小学生思政教育实践基地;开展新时期劳动教育,创建劳动特色学校8所。在益阳市“六个一”德育行动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建设工作现场会上,赫山区德育工作获得了上级和同行的一致好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