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党建引领
赫山区:一颗“医心”向党 四大“良方”为民 党建引领护航人民健康
发布时间:2022-09-28 08:20 作者: 来源:赫山区委组织部

    人民健康是民族昌盛和国家富强的重要标志。实施健康中国战略,增进人民健康福祉,事关人的全面发展、社会全面进步,事关“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赫山区切实加强党建引领护航人民健康,广大医务工作者一颗“医心”向党、四大“良方”为民,健康赫山建设不断迈向更高水平。

处强基固本之方 夯实人民健康“压舱石”

以党建为“主引擎”,着力抓班子、带队伍、转作风,筑牢坚强有力的卫健组织堡垒,锻造素质过硬的医疗队伍。以政治建设为主责,促根基稳固。建立卫健工委负总责,各医院各司其责抓党建的工作制度,构建“月指导、季督查、回头看”督导检查体系,打造基层党建“责任清单、问题清单、整改清单”三张清单,督查中各项党建问题按时销号。2022年卫健工委研究、调度基层党建工作10次,开展调研25次,解决突出问题5个。以队伍建设为主职,促兵强马壮。常态化、创新性开展“三会一课”、主题党日活动、组织生活会暨民主评议党员,28个党支部实现党员教育培训计划全覆盖。在医疗专业队伍2218名专业技术人员中,有党员465名,在带头攻克医疗难题、推进研究项目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围绕“转作风、树形象、作表率”,扎实推动党风行风建设,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严格监督执纪问责,警告5人、诫勉谈话2人、约谈1人、谈话提醒21人。加强专业技术人员引进,2021年公开招聘46名专业技术人员,2022年计划公开招聘78名专业技术人员。以为民务实为主业,促忠诚担当。驰而不息开展“让党旗在基层一线高高飘扬”“我为群众办实事”等志愿活动,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让党员在疫情防控、大病救治、公共卫生服务、健康促进等重点工作中亮身份、做表率、担重任,2022年组织党员参加新时代文明实践、义诊、健康宣传、环境保护等各类志愿服务932人次。积极选树先进典型,6名党员荣获湖南省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荣誉,在服务窗口设置党员示范服务岗、党员责任区,评选赫山区“优秀共产党员”4名,动员党员立足岗位、创先争优、树立榜样。

处抗击疫情之方 筑牢人民安全“生命线”

坚持“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的总要求、“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的总策略、“动态清零”的总方针,毫不动摇打好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组织指挥坚强坚定。区委和区委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区政府和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研判决策、部署调度、靠前指挥,健全平急一体化应急指挥机制,始终保持应急指挥体系激活状态。党员先锋到点到位。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吹响“党员先行”集结号,成立战时临时党支部21个、与其他单位人员在驻守地联合成立战时临时党支部18个,发动28个基层党组织685名党员干部带头冲锋,选派15名医护人员“逆行”驰援河南、上海等地,带动3090名医务工作者不计个人安危,主动请缨参与防控工作,隔离场所、交通卡点、样本采集、人员流调、复工复学指导等一线战场处处飘扬鲜红党旗。截至2022年9月8日,累计接种新冠肺炎疫苗1660337剂次。应急处置有力有效。层层压实责任,切实发挥区委牵头抓总作用,引导各部门单位协同配合、各级领导干部靠前指挥、医疗系统党员干部靠前作战,着力构建“统一指挥、专常兼备、反应灵敏、上下联动”的应急管理体系,做到精准管控、有效防控。2021年7月29日,面对新一波疫情,第一时间启动应急预案,区级领导挂帅各专项工作组提级指挥,对5个涉疫小区封控管理,追踪管控密切接触者222人、次密切接触者1419人,中心城区全员核酸检测319068人,3例确诊病例和5例无症状感染者全部治愈出院,铂金汉宫小区成立党员先锋队,组织20余名党员自发投入物资发放、每日健康监测等志愿服务当中。常态防控落细落实。支部堡垒始终立于疫情防控一线,高速口卡点均成立临时党支部,牢牢守住“外防输入”原则底线。卫健工委建立长效性“五抓”机制,抓好防控政策、措施宣传;抓好重点人员特别是境外、省外、疫情发生地来(回)人员摸排,落实集中隔离、居家隔离、居家自我健康监测等措施;抓好监测预警,落实重点人群核酸检测,发挥预检分诊、发热门诊、医疗机构和零售药店哨点作用;抓好社会面疫情防控,落实戴口罩、扫场所码、查验健康码和行程码等防疫政策;抓好疫苗接种、重要节点疫情防控、监督执法。2022年9月、10月,中心城区每周开展一次的全员核酸检测中,党员带头驻守检测点,党旗始终飘扬一线。

处深化医改之方 疏通人民就医“堵塞点”

以打造“党建共同体”推动紧密型医共体建设,形成上下联动、优势互补、“共建、共享、共赢”的医疗服务新格局。组织共建。卫健工委牵头出台《赫山区紧密型区域医疗卫生共同体建设试点实施方案》《赫山区紧密型区域医疗卫生共同体分级诊疗实施细则》等文件,以3家区级医院为牵头单位,与13家基层医疗单位组建紧密型医共体,完善分工协作、区域医疗卫生运行、分级诊疗等多个机制,各医疗单位党组织强化协调配合,为实现“首诊在基层,小病不出乡镇,大病不出区”的目标奠定组织基础。资源共联。卫健工委发挥“主心骨”“指挥棒”作用,宏观盘活医疗卫生资源,优化医疗资源的配置,构建“专家一周一查、职能一月一指导点评”体制机制、医共体人才一体化培养机制模式。卫健工委牵头成立由中、高级技术职称专家组成的流动巡察救治小组,对成员单位的急救、会诊、手术等问题予以及时解决。完善远程会诊系统,通过心电中心、影像中心、检验中心等共享平台,会诊指导成员单位疑难病例诊疗活动。截至2022年8月15日,牵头单位向成员单位派出医疗专家196人次,开展医疗业务教学26次,手术帮扶35台次,远程心电会诊服务2117人次,远程影像会诊服务61人次。服务共享。卫健工委牵头,深化医企合作,引进第三方融资1700万元建成“健康赫山”信息化平台,覆盖20家医疗单位,平台支持线上全流程就医、“挂、缴、查”一站式服务、个人健康档案调阅查询、互联网在线问诊等功能,满足群众智慧就医、便捷服务的需要。

处卓越服务之方 提升人民就医“幸福感”

聚焦把党建工作成效体现到服务患者上来,不断提升群众就医幸福感、安全感、获得感。医疗基础设施持续优化。树立“党建一盘棋”思想,紧盯医疗卫生重点项目建设,卫健工委高起点谋划、高规格统筹、高标准要求,从宏观层面优化医疗设施布局,解决区域医疗服务水平不平衡的问题,为百姓享受到更为优质的医疗卫生服务创造良好条件。投资6.5亿元建设市三人民医院(区人民医院)南院区,区妇幼保健院公卫楼和区精神病医院医养中心建设2022年底可竣工投入使用,笔架山乡卫生院新院区受群众交口称赞,衡龙桥镇卫生院整体搬迁2022年底将开工建设,群众就医体验提档升级。医疗卫生服务持续深化。以“党建+服务”为抓手,围绕医疗、科研、护理、管理等领域的实际问题开展党建活动。深化“优质服务基层行”活动,5家单位达到推荐标准、12家单位达到基本标准。推进乡镇中心卫生院创建二级医院、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创建社区医院,推进行政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4家乡镇中心卫生院通过评审认定为二级医院、1家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通过评审认定为社区医院。乡村振兴健康保障持续强化。将党建与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深度融合,构建“区级医院-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三级联动的“1+1+1”组合签约服务模式,以支部为“主阵地”,以党员为“主攻手”,带领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团队深入基层、走村入户,为签约对象提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基本医疗服务和健康管理服务。全面推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和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绩点制绩效考核,进一步优化绩效评价方式,各项服务指标均优于国家和省定标准。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