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要深化国资国企改革,推动国有资本和国有企业做强做优做大。市国资委切实将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国资国企改革发展的重要论述结合起来,与贯彻落实省委、市委经济工作会议和省、市两会精神结合起来,持续在本系统掀起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热潮,积极推动全系统将学习成果转化为推动国资国企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实践,着力为建设现代化新益阳贡献国资国企力量。
坚持党对国有企业的领导不动摇
一是大力加强政治建设。以政治建设为统领,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组织开展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研讨、专题报告会、理论培训班、主题党日活动等,切实用党的二十大精神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严格落实“第一议题”制度,坚决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确保党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委、市委各项工作要求在本系统落地落实。
二是坚持服务中心大局。着眼发展实际,坚持服务生产经营不偏离,把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作为党组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政治优势、思想优势、组织优势,将党的领导的独特优势转化为企业发展优势。持续实施年轻干部成长“淬火工程”,不断充实和发展企业领导人员后备库,为企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新鲜血液。
三是不断强化基层党建。坚持大抓基层的鲜明导向,推进基层党组织建设规范化、标准化,增强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全面落实党组织书记抓党建述职评议考核等制度,压紧压实管党治党责任和治企兴企责任。落实“四同步”“四对接”要求,推进党的组织覆盖和工作覆盖,确保企业发展到哪里、党的建设就跟进到哪里。加强党建融合,鼓励全系统广大党员和各基层党组织在项目建设、乡村振兴、经济发展、改善民生等重点任务中担当重任,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切实以党建工作成效推动企业改革发展。
不断健全现代企业制度
一是完善公司治理体系。坚持“两个一以贯之”,强化国企党委法定地位,充分发挥企业党委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的领导作用。推动党的领导融入公司治理各环节,确保企业党组织内嵌到公司治理结构。加强企业董事会建设,公开选聘专职外部董事,确保应建尽建、外部董事占多数,健全董事行权履职机制。推行经理层成员任期制,按照市场化选聘、契约化管理、差异化薪酬、市场化退出原则,加快职业经理人制度建设。
二是推行市场化运营机制。严把“入口”,畅通“出口”,科学制定年度用工计划,提高人才队伍质量。抓好三项制度改革落实,确保企业职工“能出”、管理人员“能下”、员工收入“能减”,保持人才队伍活力。实施全员绩效考核,完善市场化薪酬分配机制,灵活开展多种方式的中长期激励。三是加强企业制度建设。健全“三重一大”事项全领域、全过程的闭环管理制度体系,紧盯国有企业重点部门、重点岗位和重点决策环节,不断健全涉及财务、采购、营销、投资等方面的内控制度。
持续做强做优做大国有企业
一是壮大国资国企规模。探索市本级国有资产集中监管模式,力争“十四五”期间实现“千百十一亿”目标,即实现市本级国有企业资产规模达1000亿元(含益阳高新区、大通湖区),国有企业营业收入达100亿元,利润达10亿元,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益上缴达1亿元。
二是优化国有资本布局结构。推动企业战略性重组和专业化整合,筹划先行启动组建益阳市农业发展集团和资产经营集团,有序推进组建益阳市设计咨询集团和产业投资集团。转变经营理念,通过产权投资、基金投资、经营股权并购、混合所有制改革等方式,支持国有资本向新能源、新材料、电子信息、数字经济等前瞻性战略性新兴产业布局,增强国有经济在战略性关键性领域的控制力和影响力。
三是打造企业核心竞争力。盘活改制企业闲置资产,不断优化园区建设,升级打造原九二五厂国内规模最大竹筷生产加工基地。聚焦战略规划管理、成本费用管理、财务管理、风险管理等重点内容,对标现代企业管理模式,加快提升市属国有企业管理水平。集中力量抓好创建示范、管理提升、价值创造,在控制成本上下功夫,着力打造国有企业核心竞争力。
四是坚持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强项目建设,加快推进资江风貌带及城市西环线建设综合工程PPP项目建设,加速推进明清古巷旅游综合开发、中心城区智慧泊车、集中供热、机关二院(龙麟府)等项目建设。实施安居工程,多渠道增加保障性住房供应,为企业发展营造良好社会环境,实现企业与社会共同可持续发展。
不断优化提升国资监管效能
一是加大国资监管力度。牢牢把握国资委职责定位,深入推进以管资本为主的国资监管机构职能转变,动态完善监管权力和责任清单,把全面履行出资人职责、专司国有资产监管职责和负责党的建设的职责统一起来,推动管资本与管党建相结合,履行出资人职责与履行国资监管职责相结合,党内监督与出资人监督相结合,让国资监管“长牙”“带电”。严格落实省市相关文件规定,强化事前、事中、事后监管,从严实施违规经营责任追究。强化考核“指挥棒”作用,围绕“十四五”规划分解年度目标任务,严格加强考核,兑现薪酬和奖惩。
二是推进大数据监管平台建设。积极推进益阳市国资国企在线监管系统建设,对国有企业“三重一大”事项实施全领域、全过程在线监督,实现综合数据“一键调取”、运营态势“一屏总览”。对企业重大项目投资、重大项目建设、大额资金调度、招投标、物资采购、项目并购、资产重组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实施在线监督,全力推行阳光决策、阳光交易、阳光建设、阳光采购。
三是积极构建国资监管大格局。加快构建以管资本为主的国资监管大格局,加快推动经营性国有资产集中统一监管,推动实现党的领导坚强有力、机构职能上下贯通、法规制度协同统一、行权履职规范统一、改革发展统筹有序、系统合力明显增强,真正形成国资监管大格局和国资工作一盘棋。充分发挥市国资委企业法务工作联席协调机制有效作用,坚持依法治企,进一步提升国资监管整体效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