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益阳市工业和信息化局聚焦协调帮扶解决企业困难问题,践行“六个一”工作法,精准为企业送政策、解难题、优服务。
送一本书。为便于企业随时掌握相关政策,市工信局联合市税务局、市发改委、市财政局、市金融办、市人社局等部门,收集整理国、省、市关于税费优惠、资金奖补、金融支持、优化服务、企业上市等五个方面的最新政策,制作成《惠企纾困政策汇编》口袋书,同时将相关单位、业务窗口、具体责任人的联系方式,发放到全体企业手中。将口袋书制作成图文并茂、通俗易懂的网络书册,通过微信推文、门户网站、“益办事”APP等平台进行定点精准推送,进一步提高政策的覆盖率与知晓率。
结一门亲。在前期摸底的基础上,按照“认人认亲、同力同心”的思路,印发《益阳市常态长效“送政策解难题优服务”助企纾困行动实施方案》,市、县两级建立起“结亲”帮扶工作机制,市级明确100家重点服务“白名单”企业,市区协同实现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结亲”帮扶全覆盖。此外,为确保帮扶工作的连续性,按照“首问负责、事随人走”方式,要求“亲家双方”每周电话沟通一次、每月见面沟通一次,确保帮扶工作不挂空、不走样。
建一本账。按照班子成员包片、业务科室包企的责任区分,在全市范围内开展工业企业大走访大调研行动,收集整理企业当前涉水电气、人才用工、建设用地、融资需求、市场营销、周边环境与配套等方面困难1240个,并按照企业情况、问题现状、解决措施、责任领导、责任人员、解决期限、企业反馈意见等7个栏目制定《企业困难统计台账》。在建立台账的基础上,分批次、分县市区派发交办清单,建立快速解决、全程跟踪、及时反馈闭环的工作机制,基本做到“件件有回音、事事有落实。”
绘一张图。实行挂图作战,采取“1个行动实施方案、100家“白名单”企业、每月1次台账调度”形式上墙,明确工作目标和具体措施,以柱状图、折线图的形式清晰直观反映整体工作进度,登记各县市区问题解决进展情况,定期调度、通报企业问题解决进度。积极协调各级各部门全力为企解难题、办实事,问题解决率达91%,取得明显成效。
搭一个台。引进第三方技术团队,搭建起益阳市企业政策服务信息化平台,开通工信及相关市直部门、县市区、园区平台管理员账号35个。平台集惠企政策超市、精准政策推送、政策解读辅导、线上反馈问题、行业学习交流功能于一体,逐步实现由“企业找政策”到“政策找企业”,由“面对面走访收集企业困难问题”到“开辟企业反馈困难问题线上渠道”的转变,切实提高服务企业的精准性和时效性,今年以来,平台精准、重点服务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400余家。
架一座桥。在摸清市内企业的产品类型、销售渠道、销售状况,以及在政府采购中的占有量等信息的基础上,市工信局联合相关部门,建立终端产品销售企业名录库,实时收集企业产品信息和市场拓展需求数据,及时联合市直相关部门组织市场对接、产销服务,既架起了政企合作“同心桥”,又延伸了企业发展“彩虹桥”。市工信局联合市城管局,助推瀚鑫机械销售26台新能源环卫车;赫山区为华慧新能源争取新增5亿元订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