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开展模范机关创建工作,市委政法委结合自身职能特点,始终保持工作定力,加强督导考核,强化责任担当,扎实推进创建各项工作对标对表落实,通过创建成效带动机关党建工作和各项事业全面提升,不断展现机关良好形象,推动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用实实在在的业绩让党放心、让人民群众满意。
一、聚焦政治过硬,打造政治型模范机关。
今年以来,市委政法委积极组织开展“寻访革命先辈足迹,接受革命传统教育”“助力乡村振兴,喜迎党的二十大”“深入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奋进新时代新征程”等主题党日活动,组织政法系统领导干部政治轮训班,邀请市纪委副书记作廉政报告,派驻纪检组组长上廉政党课,集中观看警示教育片《不可触碰的底线》,落实领导干部“一岗双责”,落实民主集中制、民主生活会、“三会一课”等基本制度,引导党员干部规范言行。
市委常委、市委政法委书记胡安邦参加主题党日活动
市委政法委机关各支部组织开展“政治理论学习课堂”,党委中心组理论学习和书记办公会学习做到“每月一推荐”,党员干部以“每月一分享”形式轮流交流读书心得,建立“学习课堂”“第一议题”“益阳政法大学习”等学习制度,构建理论学习中心组示范带动“领学”、机关党支部结合职能“深学”、青年干部学习小组“促学”、党员干部人人争先“自学”的“四学联动”格局。针对党史学习教育、政法队伍教育整顿等学习重点,市委政法委机关编印符合政法工作特点的学习手册,组织开展党史知识测试、现场教学、“微党课”等系列活动。积极组织开展社区微心愿、爱心书屋公益捐赠、义务献血等活动,做到“每人一实事”,真正确保理论学习见人见事见思想。
二、聚焦组织过硬,打造规范型模范机关。
今年以来,市委政法委机关蔡诚羡、蔡哲、金淋、周栋、龚烁等5名同志先后获得“平安湖南建设先进个人”“全市优秀共产党员”“五四青年奖章”“最美家庭”“三八红旗手”“优秀志愿者”等省市荣誉,以榜样的力量引领带动模范机关创建。
市委政法委组织举办全市政法系统领导干部政治轮训班
为打造规范型模范机关,市委政法委机关高度重视领导班子建设,推出了《市委政法委机关工作制度汇编》,完善了学习、信息报送、公文处理、财务管理等12个方面的制度,促进委机关各项工作更加规范有效。各支部组织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中国共产党政法工作条例》《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突出忠诚干净担当导向,营造“班子成员做示范,党员干部做模范,青年干部做先锋”的比学赶超氛围。同时,将落实“三个规定”与干部队伍管理、纪律作风建设结合起来,把铁的纪律转化为党员、干部的日常习惯和自觉遵循。多次召开民主生活会和组织生活会,推动全体政法干警以刀刃向内的勇气进一步找准问题、解决问题。运用革命英烈的红色故事以及身边政法模范的先进事迹,引导政法干部时刻牢记初心使命,对准表、上满弦,在自身岗位上忠诚履职、担当作为。
三、聚焦能力过硬,打造实干型模范机关。
今年以来,我市组织开展市级领导包案化解信访问题攻坚行动,市委常委、市委政法委书记胡安邦每周走访两个区县,每月组织研判分析,通过与信访人见面、组织协调会议、制定化解方案、跟踪督办,做息诉罢访工作等,成功化解了一批“骨头案”“钉子案”。
为打造实干型模范机关,市委政法委深入开展平安领域风险隐患排查化解、矛盾纠纷排查化解专项行动,严厉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养老诈骗等突出犯罪,深化禁毒人民战争,常态推进扫黑除恶,开展信息网络等四大行业领域整治,全市治安环境不断改善,群众安全感不断增强。
为加快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创新“平安网格+群防群治+诉求办理+道德档案”四级联动工作机制,推动平安“益”起来志愿服务活动深入开展,我市以雪亮工程“六进六护”专项活动为牵引,推进公共安全视频监控系统建设,新建社会面监控14万个,接入平台4.8万个。
为助力经济社会发展,我市出台《益阳市政法机关依法保障和服务企业健康发展“九项举措”》,推行市、县两级政法部门领导包企业联系制度,在企业建立“一企一警”制度,实行“点对点”“一对一”服务。市直政法机关32名领导班子成员深入中心城区重点企业,充分发挥各自特长,当好问题建议“研究员”、涉企矛盾“调解员”、公正司法“裁判员”、企业发展“勤务员”,帮助企业解决困难,提供优质法律服务,全面助力企业高质量发展,持续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