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部门工作 > 党员教育
安邦:视死如归心向党
发布时间:2025-03-31 15:52 作者: 来源:市委党史研究室 浏览次数:

  1927年3月,经中共益阳地方执行委员会批准,中共桃江区委正式成立,安邦被任命为区委书记。 “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安邦召开声讨蒋介石背叛革命的万人大会。他在会上发表了“声讨蒋介石背叛孙中山遗训,破坏国民革命”的演说,号召全体民众团结起来,保卫革命成果。大会之后,他组织了反蒋示威游行,进一步扩大了共产党在人民群众中的政治影响。“马日事变”后,安邦奉命将区委机关迁至老家峡山口,并将自己的家作为区委的秘密联络点,领导全区工农武装抗击反动地主武装的疯狂反扑。在他的领导下,桃江区农民自卫队坚守桃江两个月之久,击退了桃江团防局武装的多次进攻,使这里一度成为“马日事变”后益阳地区唯一一块红色阵地。

  1927年7月下旬,在国民党军大举“进剿”下,安邦被迫率区农民自卫队退守浮邱山。不久,队伍被打散,安邦等60多名共产党员和国民党左派人士遭通缉。由于已无法在家乡立足,安邦便前往武汉寻找党组织。此时,汪精卫集团已公开背叛革命,武汉市内也是一片白色恐怖,安邦未能与党组织取得联系,只好转移到湖北公安县闸口一亲戚家暂避,并以教私塾作掩护,继续寻找党组织。

  1930年10月22日,贺龙率领红二军团攻克公安县城,成立了县苏维埃政府,党的组织转入公开活动。安邦立即在闸口等地组织农民武装,同当地反动地主武装进行斗争。湖南省政府何键调集重兵向红二军团扑来,红军主动撒出公安。安邦率游击武装转移至洞庭湖注滋口、北景港等地活动。他率领游击小分队,利用芦苇、港叉的有利条件与敌周旋,使国民党四县团防武装联合组成的“清湖队”一次次扑空。

  1931年6月,中共湘鄂西省委在南县小北洲组建中共南[县]华[容]安[乡]沅[江]四县联合县委,安邦被任命为县委书记。他带领县委成员到各地恢复党组织,组建工农武装,先后建立了光复垸、小北洲、中鱼口、三岔河、草尾等区委,并组建了一支100余人的游击武装。安邦领导游击队昼伏夜行,活动于南县、华容和安乡的广大乡村。

  1932年1月,四县联合县委宣传部部长张开叛变投敌,伙同南县“铲共义勇队”捕捉共产党员和游击队员,党组织遭受严重破坏,安邦等县委领导人转移至沅江草尾等地隐蔽。同年2月6日,安邦被捕,随即押至南县县城。安邦被捕后,虽遭到严刑拷打,但他始终保守党的秘密。在狱中,他一再勉励难友要“忍痛忍受,再图大举”。就义前,他特地嘱咐同狱难友转告党组织:“我死后在我的坟前,竖立一块共产党党员安邦的石碑,死也瞑目。”

  [人物简介:安邦(1903-1932),桃江县人。1919年考入益阳县立高等小学。1922年秋考入湖南省立第一师范。1926年9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27年3月任中共桃江区委书记。1931年6月任中共湘鄂西省委组建的中共南(县)华(容)安(乡)沅(江)四县联合县委书记。1932年1月7日在沅江县草尾被捕。同年2月8日被杀害于南县城郊燕子山,后被评定为革命烈士。]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