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机关文化
家书传情 清风传家
一位纪检监察干部,以并肩作战的同志身份写给父亲……
发布时间:2023-11-24 15:36 作者:曹凌一 来源:市纪委监委 浏览次数:

亲爱的父亲同志:

  6年前,我和您一样,走上了纪检监察岗位,在这个岗位上,我经历了许多,读懂了许多。今年是我俩的本命年,您即将告别,而我又迎来了新的挑战。在这个特别的年份,我想给您写一封信,以女儿的身份,以并肩作战的同志的身份,和您交流一下我们心中的“廉”。

  印象里,您一直是个沉默而严肃的人,很少与我谈心,也不会和我讲什么大道理。但记忆里,一直有一盏灯,照亮着我前行的脚步。

  小学三年级的时候,我们住在地委大院里,旁边就是单位老旧的办公楼。有一次,我与小伙伴在院子里玩耍,无意中发现,一间仓库的门开着,里面有很多崭新的本子。我们喜不自胜,每个人都拿了好几本。回到家,我还在喜滋滋地规划着每一个本子的用途,却发现您黑着脸站在我身后,厉声喝问我,这些本子是从哪里来的?得知情况后,您只说了一句:“不告而取就是偷,公家的东西你也敢偷?”然后一言不发地拿起竹条结结实实把我揍了一顿。我哭喊着:“还有别的小伙伴也拿了!”您没有回答,只是沉默地一下下把竹条甩到我身上。

  那一夜,我朦朦胧胧,总看到您房间的灯亮着。第二天一早,您就拉着我,带上那些本子,去了单位。您说,我做了错事,必须要检讨。我站在一个不认识的伯伯面前,磕磕巴巴地承认着自己的错误,脸红得几乎要滴出血来,心里难受极了。可抬眼一看,我看到您捧着本子站在我身后,低着头弓着背,口中嗫嚅着却没能发出声音,脸比我还要红。那个瞬间,我突然明白了什么叫“蒙羞”。那时我还不懂,但您心中的廉,就这样以一种沉重的方式呈现,一路警醒着我的成长。

  初三那年,您换到了纪检岗位上。还是在房间那盏昏黄的灯光下,每个晚上,我都能看见您伏案学习,案头上净是我看不懂的条例和规定。妈妈时常打趣,爸爸学习可比我这个初三的学生“发狠”多了。您一如既往地沉默着,写完了一本又一本的笔记。

  那时我仍然不懂,直到2017年,纪检监察体制改革,我自己也走上了纪检监察岗位。成为纪检干部的第一年,我也开始和您一样,把资料带回家,每晚伏案学习业务知识。您背着手走到我身边,随手翻了翻我案头厚厚的条例和规定,然后反身去书房,找出了几大本泛黄的笔记丢给我:“看看,能用上吗?”您转身离去的背影让我想起了我的师傅,那位老纪检,也和您一样的沉默,却总是不厌其烦地手把手教导我。您是否也曾是这样一位默默耕耘的老同志呢?您是否也教过很多徒弟?十多年前的笔记,很多内容都已经过时了,但您心中的廉,第一次以如此具象化的方式,一字一句呈现在我的眼前。我突然读懂了那盏昏黄的灯光,读懂了纪检干部父亲同志。

  如今,我也成长为了一名坚定的纪检监察战士,在自己的岗位上挥洒汗水。工作并非总是一帆风顺,每当面临考验,我总会想起您房里那盏灯。在漫长的岁月里,是您用持廉的操守,为我点亮一盏心灯,替我照亮前程。

  读懂您,是我身为女儿的孺慕;接过您的使命,是我身为同志的忠诚和担当。我骄傲地称呼您为我的父亲同志,用踏实工作,践行着您作为一名普通党员干部、一名纪检战士的初心,去追逐新时代纪检监察人的光荣与梦想。

  爱您的女儿:曹凌一同志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