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时代先锋
【优秀共产党员】搭建政企沟通快车道 服务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 ——市委统战部非公有制经济和港澳台统战工作科科长孟建军
发布时间:2024-07-08 11:00 作者: 来源:市直机关工委

  孟建军同志自2012年考入市委统战部以来,勤于钻研统战业务,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凝聚统战资源力量议政建言、献计出力,2014年—2016年连续三年获全省统战信息工作先进个人,四项工作分别获2017年、2019年、2021年、2023年全省统战工作实践创新成果奖。尤其是2021年担任非公有制经济和港澳台统战工作科科长以来,将非公有制经济工作、港澳台统战工作高度融入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之中,致力于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营商环境优化,以务实作风、务实举措,推动解决民营经济发展困难问题,团结凝聚港澳经济人士回乡投资兴业,取得了一定实效。我市民营经济统战工作创新举措《抓实“三张清单”构建民营经济统战工作新格局》《创新开展“益阳企业家日”活动 推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分别获评2021年、2023年全省统战工作实践创新成果奖。一项工作分别获2021年、2023年省委统战部“感谢信”专题表扬。

  善于统筹谋划,抓好了制度机制建设

  2021年调整到新科室,从如何融合统战工作与经济工作入手,开展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专题调研,推动市委于2021年出台了《益阳市关于加强民营经济统战工作的实施意见》,从思想政治引领、加快高质量发展、政企沟建协商、组织力量保障等方面进行规范,为民营经济统战工作提供了强力抓手和政策支持。同时,建立了以统战部部长为召集人、13个部门分管同志为成员的民营经济统战工作协调机制,明确各职能部门每年结合本职为民营企业解决1—2个困难问题,定期召开专题会议研究民营经济发展工作,形成了解决民营企业发展困难的工作合力。推动建立了市级领导干部联系民营企业商协会制度,搭建了民营企业与市级领导面对面、直接反映困难诉求快车道,提升了纾困解决力度和速度,为当年度益阳在全省营商环境主观评价工作中进位争先,发挥了积极作用。我市工作做法《抓实“三张清单”构建民营经济统战工作新格局》获评2021年度全省民营经济统战工作实践创新奖。

  敢于担当创新,把准了营商环境焦点

  2023年,市委部署开展“三个提升年”活动,今年继续深化开展“三个提升行动”。2023年,我部牵头负责首个“益阳企业家日”活动,孟建军同志作为具体经办人,提出了将民营经济统战工作、非公有制经济工作与“益阳企业家日”活动紧密结合,统筹推进四大工程即社会环境优化提质工程、纾困解难提速工程、涉企法治护航工程、企业诉求办理问效工程的建议方案,获得市委主要领导和部领导的肯定与支持。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和各部门的共同努力下,首个“益阳企业家日”活动圆满成功,推动解决了一大批发展难题,社会反响良好,企业满意度高,并探索形成了“益阳企业家日”活动工作模式。我市的做法《创新开展“益阳企业家日”活动 推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获2023年全省统战工作实践创新成果奖。

  2024年,市委在《2024年全市“营商环境提升行动”工作方案》中明确,由市委统战部继续牵头负责“益阳企业家日”活动,开展“银城会客厅”活动。该同志把提升民营企业诉求快速响应机制实效作为“益阳企业家日”“银城会客厅”主题主线,每年开展1次“银城会客厅”活动。以“银城会客厅”为平台,交办重点难点问题。2024年5月31日,已举办2024年“益阳企业家日”“银城会客厅”第一场活动,市委副书记、市委统战部部长邓斌主持活动,12位企业家向16个职能部门、县市区负责人面对面提建议意见,市领导现场交办27个困难问题,限6月30日前反馈办理情况。通过活动开展,提振企业发展信心,倒逼职能部门改进作风,助力优化营商环境。

  勤于学习钻研,锻造了党性与履职能力

  该同志能持之以恒抓学习、学用结合搞调研。一是抓政治理论学习不放松。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见,做到“两个维护”;自觉遵守党章,理想信念坚定,对党绝对忠诚。积极学习党的政策理论和统战业务知识,不断提升统战工作艺术和能力水平,谦虚谨慎,不说外行话,在统战工作中干一行学一行爱一行精一行。二是抓经济与法律学习不放松。民营经济统战工作,既是统战工作,更是经济工作。不懂经济工作,做不好民营经济统战工作,该同志保持了对经济和法律知识的热爱,在非公有制经济科长岗位上,更注重了学用结合,注重了在工作中开展理论与实践的双重调研,实现了学习与业务的有机结合。在与民营企业家打交道时,能提出科学合理的建议意见,能与统战工作对象对上话、说到心里去。对调研走访中发现的问题,能深入研究并全力跟进,能主动将民营企业诉求反映给市优化办、市工信局、市工商联等单位,并跟踪解决,相关企业多次表示感谢与敬重。三是抓自身廉洁不放松。始终做到廉洁自律,始终保有工作激情,始终与民营企业“亲”“清”相交。在工作中,只做不说,多做少说,一切服从组织安排、服务企业需求。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